青岛新闻网 > 新闻中心>娱乐> > 正文

监管风暴席卷文娱圈 2021年文娱行业整治行动盘点

来源:法治日报 作者: | 责任编辑: 2021-12-30 08:21:48

2021年,对于文娱行业来说,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——艺人接连爆雷,“饭圈”生态畸变,空前严厉的监管重拳频频落下。

一记重拳,直击“饭圈”乱象问题:6月15日,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“清朗·‘饭圈’乱象整治”专项行动;8月27日,中央网信办又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“饭圈”乱象治理的通知》,取消明星艺人榜单、严控未成年人参与等。

一记重拳,直击艺人违法失德问题:9月2日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管理的通知》,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;9月3日,中宣部印发《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禁止劣迹艺人转移阵地复出。

一记记重拳所向,既包括艺人本身的德行和资质,也包括规范市场秩序,压实平台责任,严格内容监管,加强教育培训,完善制度保障等,全方位无死角,既治标又治本,让人民群众看到了扎扎实实的成效。

这一年被业内称为文娱行业“合规元年”,伴随着监管部门陆续发出“零容忍”的声音,我国文娱行业面临重塑,规范健康发展。

违法失德失范艺人频现

最先倒台的是演员郑爽。1月18日,其被前男友张恒爆料有两个孩子,随后又被曝光代孕弃养。一时间,舆论一片哗然。中国视协电视界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发文称,其行为本身已超越大众普遍认知的道德底线,作为文艺工作者,“艺”是成就事业之本,“德”是安身立命之根。

4月26日,一则微博上的公开举报让郑爽再度卷入舆论旋涡。张恒称,郑爽通过与电视剧《倩女幽魂》片方签订“阴阳合同”获取1.6亿元的超标片酬,并偷漏近20%的个税。

4月28日,上海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、北京市广电局启动对郑爽涉嫌偷漏税、获取高额片酬情况的调查。

4个月后,国家税务总局公布处理决定:郑爽因偷逃税被处罚2.99亿元,其出演的《倩女幽魂》被禁播。

郑爽成为2021年文娱圈整治行动的第一案。歌手吴亦凡紧随其后,7月初,其被连续爆料以工作名义接触、诱导女性发生性行为,甚至涉嫌侵犯未成年女性。根据警方披露,吴亦凡案还衍生出网络诈骗的案中案情节。8月16日,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强奸罪批捕吴亦凡。

此后,从歌手、演员到主持人,陆续曝出多位问题艺人,他们身败名裂的速度也越来越快。

湖南卫视《天天向上》主持人钱枫、田源,相继被指涉嫌性侵、猥亵,钱枫在8月27日与湖南卫视解约。

而借优酷耽改剧《山河令》蹿红的张哲瀚,从开播走红算起,跻身“顶流”的时间不足半年,被网民发现两年前高调曝出的照片显示其参观日本靖国神社、会见疑似日本右翼人士等,触及民族大义之底线。张哲瀚及其工作室微博账号被禁言,《山河令》被下架。

钢琴家李云迪则因嫖娼被拘,10月22日,其被取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资格。

在汹涌的舆论中,敏感的资本迅速撤退。郑爽、吴亦凡、李云迪等艺人被“点杀”,各个平台连夜将相关节目下架,并在作品中将其除名。这些曾站在流量顶端的明星,由于违法失德失范,最终落得“一夜褪尽光环”的结局。

流量经济扭曲饭圈文化

这一年,被卷入监管风暴的不仅有明星艺人,还牵涉他们身后的“饭圈”。

随着粉丝经济不断扩容,一些介入“饭圈”的明星经纪公司、平台机构、资本变了味儿,负面新闻层出不穷,控评、刷数据、相互攻讦、反制黑粉等成为“饭圈”常态,粉丝动辄争斗不休,甚至催生互联网灰黑产业链,扰攘舆论空间,造成不良网络生态风气。

4月底,选秀节目《青春有你3》中,粉丝为了给支持者投票,购买大量节目官方合作的牛奶饮品,获取投票码,而囤积的牛奶被倒掉。倒奶视频被曝光后引起巨大争议,也引发行业震荡。

5月4日,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发布公告,责令视频平台爱奇艺暂停《青春有你3》录制。随后,爱奇艺道歉。

打投也再次被禁。北京市广电局5月10日出台综艺节目新规,选秀类型节目禁止花钱投票。多款待播选秀综艺前途未卜,只能临时改变“花钱养成偶像”的模式,粉丝只能看,不能花钱参与。

8月初,《法治日报》记者卧底“饭圈”调查发现,明星粉丝群体内部组织分工明确,下设打投组、宣传组、反黑组、净化组等。粉丝群里充斥着“宁愿自己被骂,也不愿哥哥被骂”“如果不控评,让黑料满天飞,会影响哥哥的口碑和商业价值”等言论。“饭圈”洗脑营销成为常态。

8月22日,因部分网友在豆瓣、微博发文称赵丽颖将在新剧《野蛮生长》中“二搭”曾合作过的王一博,引发赵丽颖粉丝的百般抵制,并和王一博粉丝互撕互骂,用脏话进行人身攻击。

针对频繁发生的互撕事件,微博平台迅速处置,下线“明星势力榜”,禁言相关违规账号。这也是中央网信办今年6月开展“清朗·‘饭圈’乱象整治”专项行动以来,首个因互撕遭大规模禁言的粉丝群体。

除了微博外,各大明星艺人集中的平台也纷纷相应整改,下线明星榜。娱乐经纪公司则陆续发布倡议书,呼吁粉丝理智追星。整治“饭圈”乱象逐渐成为圈内共识。

监管重拳接二连三落地

直面问题,重拳整治。

从2月5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《演出协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》,到10月26日中央网信办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相关工作通知》,再到12月24日文旅部发布新修订的《演出经纪人员管理办法》,国家相关部门、行业协会针对文娱圈、“饭圈”问题的整治风暴刮了一整年。

尤其是6月15日中央网信办启动的“清朗·‘饭圈’乱象整治”专项行动,聚焦明星榜单、热门话题、粉丝社群、互动评论等环节。官方文件直接点名“饭圈”,突如其来的强监管,将狂飙突进的“粉丝经济”推至十字路口。

从8月起,整治行动开始落地。8月27日和9月2日的两份新文件,加强了整治的力度、扩大了整治的范围。

8月27日,中央网信办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“饭圈”乱象治理的通知》,明确10条措施,平台榜单、经纪公司、网络综艺被纳入整治范围;9月2日,中宣部印发《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》,禁止劣迹艺人转移阵地复出,并把整治范围扩大到整个演艺娱乐行业,具体的整治措施从9月下旬开始快速实施。

过去在粉丝群体内被视为常态的“行为”几乎全被推翻。大量应援组织的微博号“被炸”,各种日常经营排名的榜单被关闭,各经纪公司发布声明要求粉丝停止集资行为,偶像选秀综艺被严格限制,各类付费投票环节被禁止,各大平台陆续宣布“未来几年”不再制作该类节目。

与此同时,艺人的年龄受到严格限制。未成年人被要求不得参加选秀类网络综艺节目,也不能再作为偶像团体成员出道。

一直以来被外界所诟病的演艺圈明星偷漏税问题,在这一年的监管中也处于风暴眼位置。

在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网络综艺节目管理的通知后,9月2日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再度发文,指向文艺节目及其人员的管理,明确要求坚决抵制高价片酬、严肃惩戒片酬违规、“阴阳合同”、偷逃税行为。

9月18日,国家税务总局也专门印发通知,加强文娱领域从业人员税收管理,明确网络主播2021年底前能够主动报告并及时纠正涉税问题的,可以依法从轻、减轻或免予处罚。目前,已有上千名主播主动自查补缴税款。

12月20日,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对黄薇(薇娅)追缴税款、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,共计13.41亿元。

据《法治日报》记者不完全统计,2021年,从中央机关、政府部门到行业协会,针对文娱圈、“饭圈”问题已发文(包括通知、公告、评论性文章)超过20次。各网络平台也密集发声抵制,至少有10多家网络平台,以通知、公告等形式,围绕明星榜单、热门话题、粉丝社群、互动评论等重点环节,响应整治活动。

扶正祛邪建立长效机制

重拳出击,涤荡邪风。

一记记重拳背后,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。

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赵娟看来,对违法失德失范艺人实行“零容忍”,对文艺娱乐行业不正之风郑重说“不”,是“绝不容许任何艺人触碰道德底线乃至法律底线,绝不为错误的历史观、民族观、国家观、文化观提供传播渠道”的铿锵之音。因为“文艺工作者的自身修养不只是个人私事,文艺行风的好坏会影响整个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生态”,艺人需要做到德艺双馨。

“文娱圈失序、‘饭圈’畸形发展,对于建设文化强国、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、构建良好的国家治理秩序,都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。”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、法律系主任李丹林说,这一年,监管政策密集出台落地,有利于减少、清除这些消极影响。

正本清源,惩防并举。监管靴子落地并不意味着结束,文娱行业的健康发展,离不开长效机制保驾护航。

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刘笑微认为,让败德违法受到惩治,从源头扶正祛邪、惩恶扬善,形成治理文娱行业的长效机制是当务之急。

“用好文娱行业‘负面清单’和‘正面清单’,制定行业‘黑名单’‘灰名单’管理制度,在市场经济大潮源头纠偏校向,在作品内容上把关领航。”刘笑微说,要杜绝争番位、夺排名的风气,营造拼演技、拼深入生活、拼学习进取的风气;要以内容为王,积极弘扬真善美;要在文艺作品的审美上,树立主流的健康的审美价值,给青少年树立好榜样。

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,刘笑微提出,必须把握好艺术与德行的共同提升,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,以更高的道德水准律己、以优良的社会形象示人、以纯粹的职业操守从艺,将个人的道德修养、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。

她相信,监管风暴之下,文娱行业必将迎来一片天朗气清,诞生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,给公众带来更好的精神食粮。(记者 韩丹东 文丽娟 见习记者 张守坤 制图 高岳)

提示:支持← →箭头翻页
-
-

-